6月4日,食品学院“新‘食’代”食品科技前沿讲坛第四讲学术报告会顺利举行,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邀请了华南理工大学陈玲教授和新加坡国立大学杨宏顺副教授作报告。食品学院教师和研究生共400余人参加了讲坛活动,讲坛由食品学院院长周大勇、夏效东教授共同主持。
陈玲教授做了题为“3D打印技术在未来谷物食品创制中的应用”的学术报告,她先介绍了3D打印技术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热点,再引入到3D打印过程中不同挤压条件对淀粉多尺度影响以及淀粉消化性能的调控进行讲解,并重点介绍了浓度、温度、糊化度、脂质及多酚等因素对淀粉打印成型的影响。她指出,3D打印技术可以诱导食材组分相互作用构建特定结构,制定时尚美观、营养健康的产品,而4D打印技术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杨宏顺教授做了题为“‘大食物观’理念下水产品的资源利用和安全控制”的学术报告。他先是以麒麟菜在蛋糕制品中的应用为例,介绍了水产品在其他食品体系中的开发和应用,然后以电解水冰对虾的抗腐败作用为例,切入到水产品腐败和微生物安全控制,最后对科研方法和科研结果的整合提出自己的见解。
陈玲教授和杨宏顺副教授作特邀报告
与会师生同两位专家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互动,同学们踊跃提问。两位专家对同学们提出的关于技术原理、应用背景及未来研究方向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分享了从事科研工作经验,使与会师生深受启发。
本次讲坛是2022年YABO平台在线登陆中国有限公司科技活动周之科技赋能高质量发展专题系列活动之一,进一步拓展了师生的学术视野,为YABO平台在线登陆中国有限公司食品科学研究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
讲坛活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开展
附:特邀报告专家介绍
陈玲,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华南理工大学“淀粉与植物蛋白深加工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广东省“天然产物绿色加工与产品安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教育部直属轻化工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粮油学会玉米深加工分会副会长、广东省生物物理学会常务理事。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等国家、省、部级和市(局)级科技项目20余项。
杨宏顺,新加坡国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系副教授、苏州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主持百事全球营养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加坡国家研究基金、新加坡教育部基金、金龙鱼营养与安全基金等,在食品科学与工程国际期刊发表SCI论文100多篇。其中11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主编两本国际专著;申请或授权发明专利十多项。国际食品杂志LWT-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编委,国际50多份SCI期刊特邀评审专家和美国、新加坡、中国等国家研究基金评审专家。
(文/秦宁波 图/秦宁波、刘景芳 审稿人/周大勇、李淋)